作为主体能源,煤炭一直在能源供应中发挥着“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有力保障了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要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能源产业要继续发展,否则不足以支撑国家现代化”“我们必须从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审时度势,借势而为,找到顺应能源大势之道”……习近平总书记对能源安全念兹在兹。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煤科)作为我国煤炭工业科技创新的国家队和排头兵,切实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坚持走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之路,致力于煤炭安全绿色智能开发和清洁高效低碳利用,助推煤炭行业提质升级。
中国煤科主要负责人近日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新时代,煤炭行业强化科技创新引领,给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以下简称三年行动)正好提供了一个有利契机,可促使企业深入查摆安全管理短板和不足,继续明确攻坚方向。
突出重点业务 紧盯重大隐患
长期以来,中国煤科党委将安全生产工作摆在干事创业的关键位置,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纳入公司党委和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多次召开党委常委会、安委会扩大会、业务办公会等,督促落实安全生产工作。
国务院安委会印发《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后,中国煤科第一时间组织研究,成立以党委书记、董事长为组长的三年行动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部署、统筹推进有关任务落实落地。
领导小组结合国务院国资委印发的中央企业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以及矿山、消防、住建等相关行业领域子方案,研究制定《中国煤科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将行动任务分解成隐患攻坚、强基固本、效能提升三方面30项具体工作,明确工作重点和安委会成员责任分工,建立季度调度的常态化工作机制,着重在安全理念、安全责任、安全规划、安全法治、安全标准、安全科技、安全工程、安全素质八方面补短板、强弱项。为学好用好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领导小组进行多次集体学习,组织各所属二级企业制定2678条内部隐患标准。
除了定规矩、派任务,还需全面掌握基层一线安全生产工作状况,用实际行动凝聚起各级各单位对三年行动的重视。为此,中国煤科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前往所属企业山西天地王坡煤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地王坡)、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展现场隐患排查,要求各企业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紧盯煤矿、EPC工程总承包、灾害治理等重点业务领域,扎实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力求把各项隐患发现在萌芽、消除在基层。
通过层层压实责任、查找隐患,同时依托集团的重大事故隐患数据库,中国煤科各级企业自查重大事故隐患15项。在整改中,各级企业通过专家团队技术指导,科学制定隐患整改方案,提高隐患排查和整改质效,确保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
完善管理体系 防范化解风险
中国煤科经过70余年发展,已形成矿山安全、智能装备、设计建设、绿色开发、清洁低碳、新兴多元六大业务板块,在全国乃至海外拥有100余家企业。为实现风险隐患可防、可控、可治,中国煤科坚持用制度管事。
在完善安全制度体系上,中国煤科在集团层面完善了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安全管理考核办法、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等制度,明确集团领导、总部所有部门、各单位及员工安全生产责任,强化安全管理过程评价,严格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进一步压实全员安全责任。
以安全责任和安全检查“双体系”建设为抓手,实现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是中国煤科的一大特色。“双体系”建设即明确每个工作地点的包保领导、直接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各所属企业明确工作地点包保负责、包保检查、安全奖罚等规定,明确工作地点监管责任边界、履职内容、追责条件,做到每一处工作场所都有人负责包保、都有人检查安全。
在管理方式上,中国煤科始终注重树立先进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天地王坡坚持将安全视为企业发展的前提,创新实施包括16个要素在内的安全精细化管理模式,即建立煤矿精细化责任制,推行精细化指挥制,完善精细化联保制,形成“三违”过关帮教制,推行上岗前状态确认制,明确“红线行为”和实施“红线管理”,推行岗位描述,工资分配精细化,干部带班与走动式管理,推行隐患查处问责制,等等。
在中国煤科带领下,天地王坡构建了“区队自主管理、部室业务监督、安监综合监督、调度居中协调、公司总体指导”的安全生产新格局;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展岗位“举案说险”安全警示教育活动,通过举案识险、举案明险、举案说险三步走,使安全风险显性化、具象化;中国煤科天玛智控公司举办“安创杯”活动,鼓励广大员工积极参与安全创新,择优筛选并立项21个安全建设项目……
同时,为有效防范化解安全风险,中国煤科建立信息化安监平台,并与33家二级单位全面联网,2024年在安监平台增设安全法律法规数据库和安全检查依据库,实现集团信息化“穿透式”监管。
推进科技兴安 提升本质安全
把强化安全科技支撑列入三年行动任务,作为加快推进煤炭企业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足以表明中国煤科对科技兴安的重视。
中国煤科聚焦煤矿智能开采、煤炭绿色开发、煤矿安全保障、煤炭清洁低碳利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六大发展方向,采用地质保障、智能掘进、智能开采、智能洗选、煤矿机器人、井下5G等领域30余项核心技术装备,以智能技术装备保障煤炭安全高效生产。
结合当前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中国煤科加快推进装备制造智能化升级改造,中国煤科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上海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等企业更新先进本质安全设备1117台(套),完成2个智能工厂、8个智能车间、10条智能产线、20个智能单元的建设,有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在由国家矿山安监局主办、中国煤科承办的7场“矿山安全科技进地方”活动中,中国煤科累计组织260余名专家,分赴70余处煤矿、非煤矿山企业开展现场指导。专家组就瓦斯、水害、顶板防治等技术难题,以及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水害、露天矿山高陡边坡滑坡监测等灾害防治、智能化建设需求等问题,为矿山企业提供专业建议及可行性方案,持续助力企业保安兴安强安。
通过深入开展三年行动,中国煤科在安全生产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短板弱项,如个别基层管理人员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学习不够、把握不准,部分员工违规作业、无防护作业现象偶有发生,安全培训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等。对此,中国煤科将继续做好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重点领域安全风险防范、推动安全管理模式向事前预防数字化转型等工作,努力实现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能源保障。